收藏本站
我的资料
   
查看手机网站
其他账号登录: 注册 登录
设为首页 | 收藏本站
 
在线客服

在线客服

副标题

 工作时间
周一至周五 :8:30-18:30
周六至周日 :9:00-17:00
 联系方式
400电话:18515632678
投稿邮箱:417678329.qq.com

“阿可大”的收藏会“说话”

 二维码 43
发表时间:2021-11-12 17:01

收藏是对祖先历史遗物的尊重,是对中华民族历史血脉的传承。通过文物古玩的研究和论证,可以让我们矫正错乱,领略历史原貌,品味艺术和文化价值,推动现代工艺的创新发展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乌云格日勒

“阿可大”是一匹收藏界的“骏马”。

这匹“骏马”会说话,能让历史的烟云穿越流逝的尘沙,呈现眼前。

乌云格日勒,就是令这一匹“骏马”独立特行的牧马人。

收藏家乌云格日勒,有着令她骄傲的家世。

她的爷爷是个开明贵族,清代蒙古贵族二等台吉,扎鲁特旗孛儿只斤氏,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。日伪统治时期,她的父亲丹巴仁钦编写了蒙汉词典,为促进蒙汉民族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。他曾经支持两个儿子参军,双双走上革命道路。他的长子梅吉,在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,其烈士墓碑矗立在乌兰浩特革命烈士陵园。他的次子丹巴仁钦,即乌云格日勒的父亲,17岁就参加了革命,是内蒙古骑兵老三团战士,因作战英勇,后被晋升为团级干部。


图片1.png

图:乌云格日勒女士在办公


1957年出生于呼和浩特市的乌云格日勒,有着令她心悸的坎坷。

1971年,丹巴仁钦被打成内人党入狱,14岁的乌云格日勒随着家人,被下放到老家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哈单艾里嘎查。她的大哥赛音巴雅尔,被下放到乌兰察布盟。其间,他们吃尽了酸甜苦辣。   

1979年12月19日,父亲被平反。之后,全家人回到了呼和浩特市,团聚在一起。回呼后,乌云格日勒进入政府部门从事汉文打字工作。后来,分别被调入消防大队、公安局工作,直至2008年10月退休。

退休后的乌云格日勒,绽放了收藏的青春。

因其祖辈出身贵族,传承下来很多精致的饮食器皿、首饰和服饰等。她从小就对这些古香古色的小物件很感兴趣。老人们离世后,这些遗物都被她精心保存下来。退休后,乌云格日勒全身心投入到文物收藏之中。她的目的很简单,就是希望把这些国宝完好无损地传承下去,留给后人。

十余年来,她奔波于全国各地,和儿子高峰一道,到各地文物馆查找资料,研究文物历史,掌握了文物方面的专业知识,对古董和文物的鉴赏能力一天天提高。靠平时的积累和丰富的阅历,她开始去粗留精,补缺拾珍,为自己的收藏定级建档。直至后来,她可以“慧眼识珠”了。

在收藏的过程当中,乌云格日勒发现,“以文物养文物”是一条极不可取的路径。

必须把收藏精品全都保存下来,让更多的人欣赏并领略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,同时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和自觉性——她这样想。

为此,每搜集到一件文物,她都要详细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,好让每一件文物都“说话”。

这让她成为了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。


图片2.png

图:乌云格日勒女士与长子高峰在艺术馆前合影


2018年10月10日,乌云格日勒在通辽市注册了“阿可大文化传承有限公司”,并出任公司总经理。在通辽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公司在科尔沁文化创意产业园成立了“阿可大艺术馆”(博物馆),以“保护、传承、研究、弘杨”为宗旨。

阿可大是(ahta)蒙古语,意为“骏马”


图片3.png

图:明成化鸡缸杯



图片4.png

图: 明成化花口红胎薄碗


阿可大艺术馆展馆总面积1600平方米,共三层。馆内现有展品六百余件,设7个展厅,分别为“钱币展厅”“元青花瓷器展厅”“字画展厅”“红楼梦展厅”“元辽金西夏精珍展厅”“古代速珍展厅”“明成化瓷器展厅”。


图片5.png

图:红色展品

图片6.png

图:第一套人民币


目前,该馆正在建设“红色文物展厅”。

2018年世界“鱼眼”节期间,该馆接待了来自6个国家的六千余人的参观队伍。该馆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各种展览,其展品“明成化鸡缸杯”“明成化花口红胎薄碗”“明成化萬字鸡缸杯”等荣获金奖,在上海、北京、开封、香港、深圳等地多次被特邀出展珍品。

清代画家孙温所画的《红楼梦》,画册共8本、册页1本,人物有三千余,是该馆收藏的国内外唯一完整的《红楼梦》画册。


图片7.png

图:钱币


图片8.png

图:百米画卷


该馆还藏有“第一套人民币”,并出版了《第一套人民币研究》一书。

从开馆到现在,共接待各级各部门各类团体及散客三万六千余人次。

为了讲好文物故事,她不惜重金聘请了的专业的员工、讲解员,包括各种维修费用,每年开支一百多万元。

她说:“重视文化,重视文物,重视古代遗存,就是让中华精神代代相传。重拾中华文明的伟大精神,就得从历经千难万苦的历史长河中找到民族强大的力量,就得从遗存的古代文化艺术品中找到民族的自信。让收藏品‘说话’的过程,就是我们学习历史和思想升华的过程。”

乌云格日勒的努力,使得收藏者的劳动拥有了新的价值,她也由此而获得了行业的认可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。

网站名片.jpg

文艺网自宣.jpg

自宣.jpg




文章分类: 特别推荐
分享到: